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

real life multitasking!

這幾個月做了很多事。多角經營,「口譯員」是目前名片上最不顯眼的角色。

copy writing
與目前的客戶合作四個月,建立穩定的關係,正在磨和固定的工作量。月收入是上個OL工作的一倍半。工作時間自由,東西難,但比較仰賴過去學新聞的「編輯感」,文句的排定,結構,改寫。客戶說喜歡我文字的新鮮感。科技文案怕的就是只有科技人看得懂。最近的煩惱是案子太多了。整個部門都丟案子來。只好趁開會的時候請他們自己排priority再告訴我。

我不是很拘泥一定要成為口譯員。即使準備,全場我最外行的恐慌感其實不好承受,加上很多主辦單位對口譯不瞭解,terms亂來,我也不想去騙錢或浪費時間。何況我帶小孩時間是很零碎的,準備會議資料其實還是需要稍微大塊一點時間;這方面來說,文案或筆譯比較靈活。

copy right agent
大學同學想在台灣出一本某大使回憶錄的中文版,我一時興起決定代為接洽台灣出版社,也跟從事版權仲介多年的學弟在臉書上相認,請教了多事。

從版權的角度來看翻譯書,來思考譯者的角色,其實很有意思。譯者是在生產鍊的最末節,是風險最低、工作最單純的地方,稿費難調整也難免,因為做出一本書的其他環節,例如選書、買版權、編輯,成本和賭注都高許多。即便讀者看得畢竟是譯文,一本書的好壞七八成是譯者決定,但在資本結構裡,譯者是最沒有籌碼的一塊。

這讓我理解到,做一個好翻譯人,需要熱情和自律。要做就請做好,酬勞有限不代表這份工作不值得做或不受重視,而是出版業的結構如此,譯者空間就是有限。越想我越不敢接書來翻,但聽我這麼說過的編輯都想推書給我。

thesis
靠著捧由的力量,我找人幫我做問卷的量化統計,論文的結構有個更清楚的眉目。雖然老闆還是覺得這個疑似很廣的題目「做得起來」,起碼有捧油、老公的幫忙,安心許多。

child care
台安排到了女兒的評估跟課程,我想回去走健保體系。在自費體系上了兩年多,原本想改時間,卻改不太成,陰錯陽差還造成老師誤會。孩子越大,越上越覺得我不應該再自我洗腦、不應該再任由這些治療師擺佈。我可以替她做很多事,上課的確是其中之一,但是效果有限的話,沒有必要久留,要相信自己,要記得媽媽才是最重要的守護者。

yoga
(這樣事情還不夠多嘛太太?)最近兩週每週都去上了三次課。身心平衡大躍進。週一感冒,做了熱瑜珈流一身汗喝很多水,就好了一半,速速康復呢。